Saturday, November 19, 2016

【音樂】 Hallelujah


原來這首哀傷又令人心碎的 Hallelujah 是前陣子過世的加拿大歌手 Leonard Cohen 的作品。

我一直很喜歡這首歌,覺得那哀傷有一種熟悉和安慰,仔細探究歌詞之後,更加受到歌詞中表達在愛情、性愛、黑暗與光明交錯中的掙扎,以及掙扎中的拉扯痛苦,以及對神的渴望的觸動。

但我想歌曲的詮釋或許還是見人見智,因為我發現竟然有基督教的部落格完全不想嘗試理解這首歌,只因為 Leonard Cohen 曾學習禪宗,又在歌曲裡面暗示性愛的畫面,就直接警告說這是一首反基督教的歌。

我驚訝到不行,來回對照基督教部落格的文章、我的感受理解,再加上另一位部落格主透過聖經故事和文學作品的連結所做出的詮釋,先是讓我看到某些基督教團體對於文學與人性素養的缺乏與野蠻(甚至對於聖經理解的貧乏),也更覺得某些只會強調上帝、認為人只會/只能永遠像上帝一樣的基督教團體真的太可怕,因為對他們來說,人不能不聖潔,因為只要一不聖潔、只要沾到性就會成為魔鬼。

我認為真正像歌曲中的大衛和參孫一樣曾真實與魔鬼打過交道的人,才是比較接近神的人,反而一個時刻恐懼自己因為性和黑暗而變成魔鬼的基督徒,我要說,你們才是被綑綁的,你們才是我要躲避的魔鬼,因為我看到你們心中有的不是上帝,而是被上帝拋棄的恐懼。

請小心『哈利路亞』這首流行歌--(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http://reader.roodo.com/yml/archives/15216411.html

愛情是一曲破碎的《哈利路亞》
http://blog.udn.com/ctiao/3743338
 — listening to Hallelujah (Leonard Cohen song).

Tuesday, October 25, 2016

租屋限女是歧視嗎?

最近因為母豬教的討論,也有不少男性提到像「租屋限女」這種難道不也是一種對於男性的歧視或「仇男」嗎?

發這篇文的媽媽因為中年男子「詭異的」靠近,聯想到小燈泡事件(兇手也是男性),所以感覺受到威脅。

我本來想到的是,這不一定是歧視,而是一種社會目前的真實現況:女性在社會中經常有受到威脅的感覺。

但後來想想,如果換個情境,是爸爸推著嬰兒車時,有中年婦人接近(此時暫不討論「中年」這件事),這時候爸爸會有一種她會把小孩偷走的恐懼,叫大家要小心嗎?還是即使有這疑慮,也構不成威脅?這是我好奇的。

另一點是,所謂的「租屋限女」是不是一種歧視,我想到的是《見樹又見林》裡面的例子, 作者(白人男性)分享他的一次經驗,當他看到迎面來的女子跟他擦身而過的瞬間本能性的側身時,感到一股惱火,對於對方還不認識他就把他當作有可能侵犯她的潛在罪犯這件事,有一種生氣。(而我是第一次意識到男生會有的受傷,因為我一直以來也都是側身過的,然後現在我還是繼續側身)

後來他才了解(畢竟身為社會學家)那名女子的行為並不是針對他這名男子,而是一個「女人無法感到安全的社會」。所以,我想,「租屋限女」這件事要檢討,但要檢討的不是房東,也不是女性,而是這個連男人(房東也可能是男的)也覺得男生比女生危險的社會。

Monday, October 24, 2016

母豬教

有人說不應該把母豬教定義為「仇女」或「厭女」,但我看來看去,他們在那裡說什麼才是「正常女性」,什麼是「非正常女性」,他們罵的只是「非正常女性」,說真的,那跟印度男人認為他們強暴的只是「不乖」的女人而非「好」女人(「好女人不會在半夜跟男人外出」),根本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男人握有定義女人的權力,還擁有指責懲戒的權力,難道不是厭女嗎?

苗博雅其實寫得非常清楚,蘇美那些人卻還是只是緊抓著他們「只是」罵那些不檢點的女人,不是所有的女人,所以根本不是厭女。

我只能說:蘇美帳號,不管你是不是 ptt的紅人,拜託你先去搞清楚什麼叫做厭女,再來說苗博雅有沒有罵錯吧,不要在那裡夏夕夏景!

厭女症(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E%8C%E5%A5%B3%E7%97%87

周芷萱:陣頭小孩、母豬教,與台灣女體政治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503-opinion-dintaochildren/

苗博雅談母豬教:厭女文化反映了背後焦慮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11770

蘇美的回應
https://www.wetalk.tw/thread-54838-1-1.html

是太認真還是太不認真?

性解放の學姊 2.0
這篇落落長的文章,某部分道出了我的心聲,包括關於「太認真」這件事...

這某部分也是我之前在 #林雅強 取笑「某些」女生互相稱讚胸部很大然後假掰地寶貝來寶貝去的發文底下發難時,有人說什麼樓主很生氣喔~之類的,而我也只能回以:「對啊哈哈哈」的一種無奈與白眼。

對於很多人,尤其是男人來說,大概真的很難想像這時代對於女性有多麼充滿敵意,我想只有身為女人或是因為陰柔特質被取笑的男人,才有可能稍稍有些體會吧。

先不說三不五時可以看到林雅強那樣只批評「某種」女人的玩笑,媒體上也可以常常看到什麼「扶正」、「升格人妻」之類的封建時代語言,以及現在到處可以聽到「女總統」、「女律師」、「女經理人」,我不認為這些稱謂本身有隱含什麼歧視,但這暗示女性在那些領域中還算少數特別,還不夠普遍,而這背後所隱含的,才是更大的問題。

美國今年改選大法官時,有人訪問 Ruth Bader Ginsburg (三位女性大法官之一)要有幾位女性大法官才夠,她回答:九位(意即全部),如果這回答仍然令你訝異(看來美國社會確實對於這回答顯得很驚訝),那就代表這環境還是對於女性很不友善。另一方面,如果這社會述說經理人力爭上游的故事,還在強調性別這件事如何使他的努力更加難得,那這社會真的需要「認真」想想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再回到母豬教跟林雅強那一類的玩笑,我必須承認那些玩笑真的很好笑,我自己也會笑出聲,這就跟我們看到搞笑節目中放個香蕉皮讓人跌倒一樣的好笑。但即使笑點是事實,即使好笑是事實,我們仍必須認真看待笑話背後的思維,因為那個讓玩笑好笑的思維,在必要的某些時刻,就變成定罪女人的武器,而且言之鑿鑿(你也覺得好笑嘛,那代表你也認同)。

譴責厭女跟母豬教並不是仇男,而是譴責母豬教背後那種厭女的思考邏輯(覺得女人是比較不夠完整的(男)人、所以所有機會一定以男人為優先、女人就要好好地成為男人會喜歡的女人,才有機會成為真正的(男)人)。回到我一開始說的,這種厭女情結不是只壓迫生理女性,也壓迫到比較具有女性特質的生理男性,所以很有可能生理男性會因為女性特質被區隔歧視,也導致生理女性必須隱藏自己的女性特質,才能在男性主宰的世界裡面活著。

因此現在某幾個派別的女性主義,已經不再只是之前女權運動,而是提倡性別之間的平等,使性別不再成為人受到壓迫的原因,無論你是生理、心理上的男性或女性。

這也是我之所以支持艾瑪・華森 (#EmmaWatson )在聯合國倡議的 #HeforShe 背後那套女性主義論述的原因。

Saturday, October 22, 2016

【電影】印度的女兒

昨天晚上很剛好轉到 #公視主題之夜 ,看到這部在印度被禁播的紀錄片《印度的女兒》,看完紀錄片、聽完主持人與來賓的討論,又看過以下的影評之後,我有比較知道為什麼這部揭露印度嚴重性侵問題的紀錄片這麼有爭議性。

這部紀錄片的貢獻,應該僅止於讓我們這些外國人,大概稍微可以知道印度男人跟女人普遍對於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和思維框架,而且大概點出了一些問題形成的原因:包含經濟與教育的問題;而且根據主題之夜現場來賓的分享,當時因某個個案而爆發的社會運動,促成某些制度司法改革的歷程,與台灣似乎非常相像。

但就僅止此,卻沒有稍微深入的探討形成這些思維的文化與權力因素,好像真的是從文化外部在看待印度內部的問題(後來才知道原來紀錄片導演是英國人),是非常可惜的部分。

另一方面,片名《印度的女兒》(India's Daughter)也有加深女性在印度國內,甚至其他國家看待印度女性的印象,使印度的女人更難走出被控制的困境。

主持人 #蔡詩萍 問了兩次同樣的問題:為什麼這些男人可以這麼囂張,可以因為女生與異性外出晚歸、反抗性侵而對她殘忍地強姦謀殺?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陳若璋教授回答到其中一個我認為很關鍵的因素:權力!在印度的社會文化中,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到男人對於女人應該如何存在有很大的權力,也看到女孩跟女人如何成為男人發洩憤怒與性慾的對象。當然,形塑、鞏固這種權力的原因不只一個,但這現象卻是普世共有的問題之一,陳教授的回答補充了紀錄片其中一個不足。

這部片還是可以看,只是觀看時需要加入更多元、更多批判性的角度。

★影評:
「她應該閉嘴讓我們性侵」《印度的女兒》紀錄片揭開印度輪暴案的不堪真相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6925

On ‘India’s Daughter’《印度的女兒》評論1:一部紀錄片後的價值
http://southasiawatch.tw/archives/2550

On ‘India’s Daughter’ 《印度的女兒》評論2:被政府禁播就值得一看?
http://southasiawatch.tw/archives/2601

On ‘India’s Daughter’《印度的女兒》評論3:善惡二元的陳腔濫調
http://southasiawatch.tw/archives/2591

Friday, October 14, 2016

【新聞編譯】 澳洲性平教育

Lessons on ‘male privilege’ in $21.8m Victorian schools program

澳洲的維多利亞州政府為了杜絕家庭暴力,打算從幼稚園到高中實施一貫校內性平教育課程,教導學生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關係,認識何為「男性特權」(male privilege)及「男子氣概」(masculinity),使學生瞭解為什麼這兩者會主宰並控制女性。雖然看起來是一套不錯的教材,卻在學界引起許多討論與爭議。

這套性平教育計畫認為暴力事件(尤其是家暴)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不平等的性別關係和性別的刻板印象,將「特權」定義為:「某性別、性向、種族或社經階層的優勢團體毋須努力就能自動享有的權利」。例如:在國一、國二的其中一段課文就會寫道:「不管你個人願不願意,或有沒有意識到,但是只要你是男生,就會有一些優勢,包括可以在公共領域中享有性別優勢。」也告訴學生「男子氣概要求男生必須成為異性戀、強壯、有運動細胞,且不能流露感情,甚至使男生更容易控制並主宰女性。」

這些課程內容引起許多學者的反彈,他們認為1、家庭破裂、社會福利的失能和毒品問題都會造成家暴,性別只是原因之一,2、男生也常是暴力事件的受害者,但這套教育課程卻將男性塑造成天生的加害者,因此批評這套性平教育充滿了偏見,也不夠客觀。

Friday, September 30, 2016

【電影】熔爐


之前颱風夜找了這部電影來看,套一句 Chen Chieh-Liang說的, Gong Yoo 去演 Train to Busan 《屍速列車》真的太浪費了,因為他和美麗孕婦 Jung Yu-mi 在《熔爐》對於人性的描寫實在遠比活屍片深刻太多。

熔爐是小說改編,以2005年聾啞學校性侵事件為題材的電影,2012年上映時引起極大的震撼,雖然使當時的事件獲得重審機會,卻還是沒能讓犯罪者繩之以法。

雖然身為韓國電影,這部片也免不了有些過度煽情刻意的畫面,但還是有幾個厲害的地方,包括加害者是雙胞胎(雖然有幾幕雙胞胎邪惡對看的畫面真的讓我忍不住想瞨嗤)的設定、虛擬小鎮「霧津」那種暗藏在迷霧當中的黑暗,以及體制內外人物的對比與掙扎等等,也談到性侵之後會有的受害反應的誤解、法庭上的詰辯、教會的涉入、政府警政單位的無能與包庇、兼顧家庭與工作(公義)的兩難(假對立?)等問題,其中有些對話也讓我印象深刻,包含:

到聾啞學校任教美術的老師仁浩為了遭到性侵的小孩奔走的同時,遭到母親為了兒子沒有顧到老母和生病的幼女著想責罵他時,他紅著眼眶告訴老母親:「案件就發生在我的眼前,如果我今天逃避不去幫助他們,我真的沒有自信還能作我女兒的好爸爸。」

聽到這句,我真的有很深很深的共鳴!覺得那就是為什麼我們希望更多父母為這社會付出更多關心和行動最有力的聲明!

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電影,跟《屍速列車》一樣談到政府、社會階層結構和人性,但談的更深、更廣、更真實。

Sunday, September 25, 2016

【翻譯 演講】 2016 艾瑪・華森呼籲校園性別平等的重要 Emma Watson makes a passionate call for gender equality

Emma Watson 艾瑪・華森兩年(2014)在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 )推動 HeforShe 運動,指出性別平權不只是女性議題,更於今年(2016)美國紐約舉行的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中演說,直指大學校園應該為性別平權所做的努力。

再次聽到她的演說,還是覺得非常感動又有力量,附上原文翻譯如下:

I know that my university experience shaped who I am. And of course, it does for many people. But what if our experience of university shows us that women don’t belong in leadership? What if it shows us is that, yes women can study, but they shouldn’t lead a seminar? What if, as still in many places around the world, it tells us that women don’t belong there at all? What if, as it is the case in far too many universities, we are given the message that sexual violence isn’t actually a form of violence? But we know that if you change students’ experiences, so that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of the world around them, expectations of equality, society will change.
我知道大學的經驗對我影響至深,當然,許多人也與我一樣,深受大學經驗的影響。然而,如果大學經驗教導我們女生不應擔任領導位置的話該怎麼辦呢?如果大學經驗告訴我們,沒錯,女生可以讀書,但不能主持研討會的話該怎麼辦呢?如果大學就像世界上許多地方一樣,告訴我們女生在那地方是多餘的話該怎麼辦呢?如果,女生身處的大學就像在其他多不勝數的大學一樣,以為性暴力不是一種暴力的話又該怎麼辦呢?但我們知道,如果能改變大學生在學校的經驗,使我們對於這世界有不同的期待,並對平等有不同的想像與期待,那麼這社會就有可能改變。

As we leave home for the first time to study at places that we have worked so hard to get, we must not see or experience double standards. We need to see equal respect, leadership and pay. The university experience must tell women that their brain power is valued, and not just that. But they belong within the leadership of the university itself.
我們經過勤奮不懈的努力之後離該家裡進入大學讀書,絕不是為了經驗什麼叫做雙重標準,而是為了感受到什麼是平等尊重、平等的領導機會,以及平等的酬勞。大學所經驗到的,必須使女生瞭解到他們的聰明才智能夠受到重視,且他們的價值不僅於此,甚至能融入大學本身的領導系統之中。

And so importantly right now, the experience must make it clear that the safety of women, minorities and anyone who may be vulnerable is a right and not a privilege. A right that will be respected by a community that believes and supports survivors and recognizes that when one person’s safety is violated, everyone feels their own safety is violated. A university should be a place of refuge that takes action against all forms of violence.
此刻最重要的是,大學的經驗必須清楚表明,女性和弱勢族群的人身安全,甚至是每一個人的人身安全都不是特權,而是人皆有之的權利,並且必須受到群體的尊重,這群體必須信任並支持每一個經過傷害之後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人,並意識到任何一個人的人身安全遭到侵犯,就如同每一個人的人身安全遭到侵犯。大學這個地方,必須採取行動,對抗各種不同的暴力行為。

2016 演說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bbcnews/videos/10153943781972217/

2014 HeforShe 演說全文翻譯:
http://meadowling.blogspot.tw/2014/09/emma-watsons-inspirational-un-speech-on.html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6

【社論編譯】高中畢業後應該直接上大學嗎?

Why do we steer so many 18-year-olds towards university before they are ready?

衛報這篇文章探討了英國青年上大學的狀況,直接批判讓高中應屆生上大學,只是為了滿足學校與大學的利益,而不是學生的利益。從文章判斷,英國遇到的問題似乎跟台灣有某方面的類似。

他分兩個層面探討:
1、大學某程度也是一種階級的複製與延續,能夠上大學相互交流的基本上都是社會中上階層的學生,另一個原因是學費(學貸)造成的龐大經濟壓力。

2、他鼓勵學生先暫時抽離多年讀書考試的環境,進入社會去工作或看看這個世界,一方面暫時休息幾年,不再讀書考試,一方面好好思考自己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

綜合以上,作者主張國家應該從學費制度著手,最好能恢復1980年代以前的學費全免,但在那之前可以嘗試適當比例抽取富裕家庭的教育稅,並鼓勵延遲入學的學費優惠(入學年齡越大,學費減免越多)。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6

【電影】屍速列車

(這影評有雷,想看但還沒看電影的請不要點開)

看電影之前,有很多人推薦《屍速列車》,說對於人性有很深刻的刻畫。衝著這一點,我只好說服自己挑戰大螢幕的活屍片,看完對於這部分的推薦有些失望(甚至有人說 The Walking Dead 《陰屍路》的人性描寫更加深刻),發現電影充其量只是反映出各種人在面對災難時候的人性反應/反省,有些情感部分反而有些刻意。若說是有對於政府跟階級的批判,也只是蜻蜓點水式的帶過,沒有太多創意與突破。

即使如此,還是不得不說韓國人真的厲害,故事述說的方式有一些創意,而且結構完整、畫面精準、劇情扣人心弦,不管是活屍族群還是活屍個體,都還保有韓國偶像劇所營造的美感,是爽片無誤。

大部分影評都只是點出哪些人性的光輝跟醜陋,還有劇情中比較明顯的頭尾與象徵的對比,只有這篇比較有趣,除了說出了作者本身對於電影結局期待的落差,還有某些畫面與台詞給他的細膩感觸,所以我有點推這部電影,也推這篇影評。

《屍速列車》:銀幕災難與韓國現實政治:
http://news.knowing.asia/news/52006403-d9b9-411d-896e-5aa8e1589736

從屍速列車看地獄朝鮮-KinoINDIE & Jella!共同企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BYi0aYp4s
 — watching Train To Busan (Bu-San-Haeng).

Sunday, July 31, 2016

【電影】第九禁區


超蝦的第九禁區

同樣講到外星球/異(廣義的)文化的壓迫,《第九禁區》這部片的等級遠遠超過3D版的《風中奇緣》( Pocahontas )—《阿凡達》( Avatar),背景劇情也顛覆主流好萊塢的設定:外星人來到地球沒有成為侵略者,反倒成為難民。外星人不是到一堆只有白人的美國紐約,而是種族複雜的南非約翰尼斯堡。

這群人稱「蝦怪」的外星難民,就文明發展而言遠遠高於地球上的人類,但就階級而言屬於中下階級的勞工。但無論如何,他們在地球上不具任何人格,只是被驅趕、實驗、欺負的對象,可以拿來展示,也可以任意使用。在地球人眼中,他們連「生物」都稱不上,只能稱做「物」

You will never know what it is like to be an outlaw until you become one of them.

你永遠也不會知道難民也有記憶、情感和感覺,甚至還有靈魂,直到你也成了難民。而這裡的〔難民〕可以置換成任何一種廣義文化群體(包括街友等)。

問題是,有時候我們非得成為其中之一才能真正瞭解箇中的複雜嗎?

Tuesday, July 26, 2016

【新聞編譯】馬拉威的鬣狗傳統


馬拉威有個傳統的職業,俗稱「鬣狗」(hyena),專門為12、13歲的女孩破處,也會為寡婦做「性清潔」的動作,新聞中這名有HIV帶原的男子長期做這工作,並在訪談中分享他過去的經驗,也曾考慮不再繼續這樣的工作。

訪談公開後,總統下令拘捕到案,底下也有很多人留言說最好吊死他。但從其他相關文章來看,其實很多女孩是自願的,因為他們並不一定被拿槍脅迫或綁手綁腳,但其實也是一種被迫,因為這都是社會強加於女性一種強勢的規範。

所以看起來這事關整個文化信仰的問題,就跟印度男人強暴女人的文化一樣,逮捕判刑是有幫助的(不確定能不能遏止,但可以是一種宣告,政府向人民宣告:我們認為這是錯的),只是希望政府若真要改變這整件事情,就要更從多方面著手。

Friday, April 29, 2016

美麗新世界你要不要?

Brave New World 《美麗新世界》是一本反烏托邦的小說,有很多東西可以討論,但也許
是因為太大了,所以一次只能從一小小點談起,我的程度大概也只能打出一些quote ,來
表達我有感覺的東西。
今天在翁麗淑 的演講裡看到他秀出來的國小課本部分內容,又回想起我以前是怎麼樣被「
教成」一個全盤接受大人塞的東西的順民,用《美麗新世界》的話來說,就是「制約」和
「催眠」。
美麗新世界是一個安定的社會,因為所有不安定的因素,都已在人從胚胎到死亡的過程中
遭到移除。每一個胚胎都會受到某些干擾和催眠,受到保護與照顧的就會成為外表與智力
都高人一等的社會菁英,受到不同程度干擾的,就會成為外表醜陋、殘缺或智力不高的中
低階層,這些就是所謂的制約,例如對於某些胚胎給予寒冷的環境和X 強光的照射,這樣
他們就會對於寒冷深惡痛絕,成為適合熱帶從事礦工、人造絲或鋼鐵工人的階層。
各個不同階層的人,小時候都曾在每晚睡覺時聽到催眠的音帶,有人聽到的是「我們不要
跟貝塔兒童玩,埃普希隆更差,他們笨的連讀或寫都不會」,有的則是「阿爾法孩童聰明
得不得了,所以他們必須工作比我們辛苦的多,我真高興自己是貝塔,因為我不需要如此
辛苦的工作,...加瑪很笨...」。除了這些穩固階層的暗示之外,他們長大成人之後,也會
在某些時候喃喃自語的唸著內化在心中深處的夢囈「文明就是消毒、「補衣服根本就是不
對的,衣服破了我們就該丟掉買新的,越縫補越貧窮...」、「每一個人都屬於每一個人」
等話。
因此制約中心的主任說:「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倫理化和社會化的方式。......最後,孩
童的心靈就是這些暗示,而這些暗示的組合也就是孩童的心靈。不僅是孩童的心靈,成年
人的心靈也是如此,並且終生不渝。」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成功的受到制約與催眠,總是有些漏網之魚對於某些事情感到自
己也莫名所以的疑惑,同時因為被社會上的人說「很奇怪」,他們感到一種孤獨,也對於
社會對待他們的方式感到憤怒,他們對社會說「難道你們喜歡當奴隸?....難到你們不要做
人?不要自由?真是這樣嗎?」但群眾卻被嚇壞了,「全都目瞪口呆,驚恐莫名」...
以上總總聽起來,是不是跟我們傳統的體制教育很像呢?也許我們從體制教育與社會制約
接受和妥協的,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更多...
美麗新世界真的是我們要的嗎?最起碼這不是我要的。

怪罪與負責的故事

指責和怪罪的面貌提到我們怪罪的時候,其實是釋放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與訊息,怪罪是為了找出該負責的人,更積極的說,找出該負責的人,是為了找到解決的方法(由該負責的人來解決),解決的目的,則是使一切恢復原狀或回到控制之中,藉此消弭我們的不安與憤怒。
Chibi Maruko-chan (櫻桃小丸子) 第2季116集,說的則是另一種關於怪罪的故事。
小丸子告訴小玉明天有個親戚家的 baby要去他們家,小玉跟他爸說之後,他那個拍照成痴的爸爸就堅持要小丸子把 baby帶去小玉家讓他拍照。小丸子依約把baby帶到小玉家,小玉拿彈珠給baby玩的時候,小玉爸爸也拿了相機進房間,這時候悲劇就發生了:bab 把彈珠往前一丟,不偏不倚,就這個剛好砸壞了小玉爸爸的萊卡相機鏡頭。此時風雲變色,阿不對~變色的是除了baby 以外那三個人的臉。
接下來更加混亂:小丸子忙著為自己把baby帶來道歉,小玉全家(包括小玉爸爸本人)都說這不是小丸子的錯。
小丸子回到家之後,就展開了責任歸屬會議:一開始家人都覺得他們可以負責(負擔的起),baby的父母也認為這是自己的小孩所造成,所以應該負責,但當他們發現賠償金額超過他們可以負擔的時候,整個情況立刻陷入膠著,。
最後爺爺說:「這又不是小丸子闖的禍,也不是baby的錯,更不是小玉他爸爸的錯。」
阿宏爸:「那你說到底是誰的錯?」
爺爺:「是運氣不好阿!大家都是運氣不好才這樣...」
但這句話卻被在場所有的人打槍:「這是什麼道理啊!」
最後劇中每一個人(包括小玉爸爸本人)都發現他們沒有能力負責(買一個新的鏡頭的錢),只能不斷的自責說:早知道怎樣怎樣就好了...
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最後可以負責的是你想也不想到的人,不過有看小丸子的人應該想的到,那就是小丸子班上的富公子花輪同學。
花輪聽了事情經過之後,就把家裡有的相機鏡頭給小玉爸爸,使小玉的爸爸「又振作起來了」。也就是說,大家討論了半天是誰的責任、誰可以負責,又在驚恐和傷心中度過了一、兩個夜晚,最後卻只靠著一個與事件毫不相干的有錢人,在彈指之間就復原了一切的傷心、驚恐和相機鏡頭,使大家重新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如果怪罪的目的是為了找出該負責的人來解決問題,在小丸子的劇情中卻面臨了兩個難題,因為1、犯錯的人不是有意的,2、犯錯的人沒有能力負責。如果犯錯的人不是有意的,也沒有能力負責,就只能無力的傷心(小丸子、爺爺和小玉爸爸在相機店外嚎啕大哭),卻沒有想到事情解決的契機,從來就不只落在直接犯錯的人身上。
這故事並不是告訴我們凡事不用究責,也不是說造成事情發生的人不需要負責,而是提醒我們,除了每個人一定要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花輪同學之外呢,也可以看到事情的解決並不一定只有指責和怪罪一途,或看到自己指責與怪罪的原因與目的。
身在台灣的我們(台灣整體社會)很容易指責和怪罪卻可能有另一種脈絡,尤其當我們覺得我們絕對不會犯那種錯、不會成為那種人的時候,我們更可以心安理得、氣勢凌人的定罪,在這樣的環境底下,有沒有可能我們都潛藏了一種更深的恐懼,恐懼自己也有成為被石頭打死的那個人的可能性。因此,只有跟著人數眾多的那一方一直指責某個犯錯的人,才能昭告天下或說服自己說:請大家瞭解、請大家放心,我絕對不是、也不會成為我們所指責的那種人,犯錯的人就讓他們消失吧,這樣我們這些都不會犯錯的人就可以繼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
不是每個犯錯的人都像那個丟彈珠的baby一樣不知道做出那個動作的後果,但丟彈珠的人也有可能過度自信、有可能不知道相機鏡頭這麼貴,導致他們決定把彈珠往前丟,我們也許不一定有機會拿起彈珠,但都有可能過度自信、也有可能沒辦法控制手的力道或方向,所以重要的是瞭解事情發生的原因,接納相機鏡頭就是有可能被砸壞的可能性,如果我們都認為自己是那個可能丟出彈珠的baby,也許就能看到或想出不同的解決方式。
《櫻桃小丸子》第2季116集 part 1 part 2

Saturday, March 12, 2016

《惡鄰依依》 的女性:被動與沉默的象徵

從閱讀Carolyn Merchant 的 The Death of Nature 《自然之死》以後,對於女性的意象與象徵更加敏感,尤其是女性連結於自然/國家...

很愛看相聲瓦舍的作品,往往在讓人哈哈大笑的同時,也感受到很沈重的悲哀,他們對於時事國家等議題有很深刻的反省批判跟諷刺,但看起來,他們對於性別的部份沒有任何批判,這也許跟這個表演團體/領域的性別比例懸殊很有關係。(註一)

之前看完的是2011年的作品《惡鄰依依》,大體上分為四篇:婊子、妃子、馬子、奶子。

-婊子-
一個在中國的窯子(妓院)裡面出生的女孩依依,她的媽媽阿百(醜,台語音)被八國聯軍的男人輪姦而生下她。依依想要藉由某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脫離火海,卻像灰姑娘一樣,被關在窯子深處的一個地方,這時從屋頂掉下來一個自稱從廣東來到此處做生意的男人,沒多久之後就揚長而去,只留下一隻鞋子沒有帶走,依依拿起那隻鞋子,看到裡頭繡了一個「仙」,就說:「依依就此託付給你了」--「依仙」(逸仙)。

-妃子-
依依生於皇宮貴族,但因為父母意外雙亡,由一個老是穿著大紅色衣服的大姨媽接管了整個宅院。東南西北各有一些老帥、中帥、少帥因為覬覦依依背後的家世權力,頻獻殷勤,但都在各個老中少帥都快得逞的時候,那位大姨媽就會穿著大紅衣服跑來干擾阻止。

當然,那個大紅衣服的姨媽象徵的是中國共產黨,但那干預與入侵的意象,加上「大紅」、「姨媽」(月經),也暗示了女性是邪惡與入侵的。此時的將領、男朋友,對於依依來說,好像拯救者,背地裡卻是冷血的掠奪者。

-馬子-
依依愛上了好幾個不像美國人的美國人,她非常在乎美國人,甚至恨不得自己就是美國人


-奶子-
故事背景設定在地球已經毀滅的未來,在一艘逃離地球的太空船中,為了管理方便,只有男人,利用試管嬰兒來繁衍後代,後來創造了一個唯一的女人(供男人使用),叫做依依,沒有腦,沒有感覺,只為男人所用。她躺在那裡供人瞻仰,漸漸地,排隊瞻仰的男人也可以對她上下其手,甚至可以捏(奶子)一下,後來是捏四下,到了後來,捏到四下的男人

由三個演員跟宋少卿輪番對陣,一起講述四個同樣叫依依的女孩子的故事,四個段子的台詞都充滿了男人對於女人性愛的性暗示。藉由他們隱喻的特性,可以知道,這四個名叫「依依」的女子其實可隱射為來到中華民國的台灣(有時被「簡稱」為台灣),一樣的被(性暴力地)要、一樣的被爭奪、一樣的無語、一樣的無奈、一樣的被動。

無論是婊子、妃子、馬子還是奶子,這些叫做依依的女人,都是被動、無語、無奈,一種被剝削、被欺負、被性侵的狀態,在這個作品中,就是奴性、被虐而不吭聲的中華民國台灣人。

我不知道其他的女性觀眾有什麼感受,但我在觀看的過程,感到非常不舒服,就像是受到侵犯的那種不舒服。

雖然(我推測)相聲瓦舍作品的訴求應該是要引起台灣民眾的共鳴,包含男人也包含女人,但我懷疑這樣性別偏見底下所產生的效果實在有限,這些經歷也許非常符合女性普遍在台灣社會的經驗與感受,但也只停留在境遇的悲慘,也許可以使女性觀眾有所覺醒,但我很懷疑能對男性的生命經驗有所觸動。

我想,是需要另一種不同意象的時候了,不再承襲在台灣的中國人的生命經驗,一種真正討論台灣人的歷史經驗,一種更有力量、更有盼望的女性—國家意象,例如今天在成大恰查某陣線所看到的陰道台灣:

我們選用陰道作為意象,主張台灣人民應當如同自己的身體那樣,認識、認同、愛上這塊土地,了解台灣的歷史、正視台灣的名字,傾聽台灣的傷痛和歡愉,我們的國家和陰道一樣,應該是要驕傲地說他的名字、昂首挺胸地做自己身體和國家的主人,用生命去珍愛與守護著!
(文字摘自成大恰查某陣線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ckuchachacha/photos/a.567275793430524.1073741825.567275606763876/567275800097190/?type=3&theater



帶子上班:「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的困境

前一陣子討論的很熱烈的是余宛如立委提案的帶子上班,先是跑出了蘋果小編的酸言酸語,後來案情急轉直下,多數網友罵小編腦殘,並大力支持立委的提案,好像帶子上班才是跟歐洲一樣進步文明的指標。但如果不去思考帶子上班背後代表的到底是什麼值得堅持的原則和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其實就跟「窮人去死」的實驗一樣:壓迫的情形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有受壓的對象。
我雖然希望提案能夠成功,但也同樣擔心這項提案會不會加重社會加諸於女性作為為母親的性別壓力,還是這項提案的成功可以成為父親也可以帶子上班的跳板。除此之外,這項提案是否合於實際需要,其他選項如公共托育是否需要介入、或是父母都得「上班」到底是不是正常等等問題,都不是二選一的投票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父母雙薪與否、孩子應該誰顧、家庭中的性別角色、家庭(照顧、相處時間)的重要性、企業雇主的角色與責任,政府是不是用公共托育等社會福利(甚至還得拉許多NGO下水)來幫資本企業擦屁股等等問題。
這背後的千絲萬縷,都是在台灣所謂「不會賺錢」(註)的哲學(經濟哲學、社會哲學)、社會學(權力研究、性別研究、階級、經濟)、文史研究等等專業的人有能力、有責任義務來做的。
柯P語錄紅了之後,最常聽到的就是「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但事情從來就沒有所謂的「該怎麼辦」,所有的該怎麼辦,所有的知識都是討論、鬥爭的,如果沒有經過這些思辯和辯論,就很容易使「該怎麼辦」的決定權落入某一群「會賺錢」的人手中。
台灣需要給社會、哲學、文史專業人員真正盡到他們的責任(do their jobs),要讓他們有機會真正盡到責任,就要給他們相對的位置(position)與回饋($$$),成為國家社會運作的框架與基礎,同時平衡「賺錢的人講話大聲」的一種畸形卻普遍的社會現象。
註:台灣對於文史哲學或社會學,甚至包括生態學,好像都有一種覺得很重要,又不知道哪裡重要的回應。舉例來說,當我說我讀生態所時,大家就會說「喔,生態現在很夯耶」然後就沒了下文。另一個例子是,大多數家長如果聽到孩子要讀的事上述領域科系,往往都抱著懷疑,只能用「孩子喜歡就好」來說服自己,有能力的甚至就默默地幫孩子存一棟房子或或準備一筆存款。

Sunday, February 7, 2016

男人,你罹患的不是身心耗盡症候群,是厭女症

剛開始接觸女性主義,就碰到「厭女症」Misogyny (討厭女人之意)一詞,還想說怎麼會呢...男人怎麼會厭惡女人呢?

但尤其最近聽說有男人在「女強人」的欺壓底下罹患身心耗盡症候群,再加上昨天中天的「武則天」之說,使我越加確信厭女症的存在,也就是說,男人不是厭惡女人,是厭惡女人可以變得跟他們一樣的可能性;或者,與其說是厭女,倒不如說是恐女。一個挾持好幾個世紀特權卻把這世界搞爛的性別,卻恐懼另一個性別擁有跟他們一樣的特權(這就好像一個完全執政好幾十年的政黨,卻恐懼另一個黨完全執政)。

一開始聽到有男人因為家庭、職場上女強人環伺而罹患身心耗盡症候群的時候,我就覺得好笑,想說怎麼這麼巧,女性主義主要研究的,不就是關於女人如何在男強人的環伺下罹患同樣病症的議題嗎?不同的是,男人的身心耗盡症候群被定義成不正常,所以需要醫生診斷治療,女人的身心耗盡症候群卻正常得不得了,即使罹患了一輩子,也可以照樣出入工作、養家活口、交際娛樂直到最後進了棺材。

但這些事件的重點,並不是在批判男人夠不夠堅強,或歌頌女人的高人一等。而是為什麼女人握有權力對男人來說是「不正常的」,是會使他們生病,甚至帶來天災人禍的?

仔細想想,女人握有的權力以及藉由權力而做的事情,不就跟過去幾個世紀以來男人所做的事一模一樣嗎?與其說男人不信任女人可以有能力掌控跟男人一樣的權力,不如說男人從頭到尾都不相信自己握有的權力是會為另一個性別帶來好處的,因此當主客易位,所謂風水輪流轉的時候,他們就會落入不安全的境地,為了遮掩自己的不安全感,只好為另一個性別貼上天地不容的標籤,如此一來,他們也能「合理地」「導正」事情的錯誤,讓自己重回安全的地位。

只有當男人明白自己的感受時,才能夠脫離女性掌權時所衍生的厭惡與恐懼,只有當男人檢視自己的權力行使時,才能相信權力帶來的不是壓迫,反而隱含幫助與共榮的可能性。雖然Emma Watson 2014年在聯合國的#HeForShe的演講中並未明確包含這一點,但我相信這也是一種#HeForShe

Saturday, January 16, 2016

你知道要認識自己是誰,要花多大的力氣嗎?

我承認我現在真的很氣!氣到我很想叫在台灣的那些中國政客通通去死!

但周子瑜的事情其實只是一個導火線,畢竟這並不是唯一的例子,也不是最近才有的事。
你知道要認識自己是誰,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嗎?

80年代出生的我,國高中小的學校課本基本上都在教中國的長江黃河跟孔子孟子,從大學之後我才開始透過各種管道,慢慢拼湊出台灣的過去。你知道當我大學時第一次聽長期研究平埔族的的賴貫一牧師滔滔不絕的講過去什麼文物什麼事件,卻一個字都聽不懂,一個段落都接不上的時候有多麼慌張嗎?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根本「沒有根」!

但即使再怎麼努力,透過許多網路與書籍的文字,我也只能稍微對日治時期以後的歷史有些許概念,至於1895年以前的台灣,至今還是模模糊糊。

曾經有個日本導演在當初《 練習曲》在台灣很紅的那一年,把那部片也拿來看,看完後他怎麼樣也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部片在台灣會紅,直到後來陸續幾部電影的賣座,他才知道台灣人是透過這些電影,在認識台灣的地方、人、文化與土地,而除了透過看書之外,還看了《 1895 》、《 Cape No. 7 》、《 賽德克巴萊 Seediq Bale 》、《 女朋友。男朋友 GF*BF 》《 愛琳娜Elena 》、《 太陽的孩子 Wawa No Cidal》、《 灣生回家 》、《 老鷹想飛 》的我,正是如此!

除了電影之外,民視的《 台灣演義 》系列以及公視 Ke Chin Yuan 柯金源導演的紀錄片,也都幫助我更認識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

前一陣子在 給親愛的孩子 》紀錄片中,我看到無論在日本帝國時期,還是國民政府時期,無論是較有長遠計畫的經營管理,還是純粹竊取的濫伐,台灣都只不過是刀俎上的魚肉。這些執政者,沒有人真正愛台灣,沒有人真正尊重台灣,沒有人真正想要認識台灣。從不過問台灣原來的存在方式,從不在意台灣未來的生存契機,來了,就只是想強取豪奪,來了,就只是想借花獻佛。

我期待台灣可以更認識自己、可以更為自己選擇、可以更堅強。有一天,可以擺脫殖民,可以作自己的主人!